喀什经济开发区
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,准噶尔盆地东南缘,距乌鲁木齐市200公里,横跨昌吉州吉木萨尔、奇台、木垒县,东西长220公里,南北平均宽60公里,规划总面积1.55万平方公里,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准东开发区煤田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整装煤田,也是国家十四个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煤田包括五彩湾、大井、将军庙、西黑山、老君庙5个矿区,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,占全疆储量的17.8%、全国储量的7%,已探明储量2531亿吨。准东煤炭品质优良,煤层厚、易开采,是良好的动力和化工用煤,具备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的条件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,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现代煤化工、煤电、煤炭、煤电冶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六大中高端产业体系乘势崛起。2005年底,自治区决定加快准东煤炭资源开发,建设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。2010年底,又设立了自治区级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园区。2012年9月,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,准东由此进入了“国家队”行列。区位交通:公路四通八达,建成园区公路510公里,形成“五纵三横”园区公路运输体系。铁路加快推进,年运力4000万吨的乌准铁路2013年建成通车,2019年运力达5000万吨。电气化双线改造全面启动,改造后运能将达到1.25亿吨。随着阿富准铁路的开通,将军庙-淖毛湖铁路开工建设,北疆环线及出疆通道的打通,准东作为三条铁路连接的重要节点,准东北站已成为全国最大货运量的火车站。配套设施:供水能力不断提升,投资38亿元,设计年供水规模2亿立方米,其中近期一步1亿立方米供水工程2013年建成通水,五彩湾5000万方水库建成蓄水,近期二步工程投资31亿元,2020年开始建设,2021年建成投用,准东供水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69亿元,2021年开工建设,2024年建成通水,投用后准东开发区可实现每年6亿立方米供水,为准东产业持续、快速发展提供用水保障。电网设施完善,园区±1100千伏、750千伏等六级电网实现全覆盖。机场加快建设,准东五彩湾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,计划于2021年开工建设。产业发展:准东开发区严格按照中央和区州党委的要求,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,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推进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、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、自治区电力体制改革示范区的建设,把严禁“三高”项目进准东、消化落后产能作为政治纪律来落实,坚持高端引领、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,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一批、精深加工转化一批,加快完善“六大”中高端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准东六大支柱产业上万亿的投资规模和庞大的上游产业基础,必将创造一个巨大的配套产业发展空间,为此,开发区规划打造了铝产品精深加工、煤化工下游产品深加工、装备制造、新型建材、现代物流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,依托这些特色产业园区,真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与我们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和发展。环境保护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,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、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。准东开发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顶格处罚措施。实施了万亩生态林、万亩道路防护林、万亩湿地和万亩企业绿色等“四个万亩”建设,昔日的戈壁滩现在处处绿意盎然。委托清华大学和中国环科院编制完成《准东开发区生态环境总体规划》,明确环境承载能力。细化产业准入负面清单,对标产业核准目录,加强环评审批管理,做到“三高”项目零审批、零引进。严格执行环保行业标准,加大发电企业环保投入力度,加强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粉尘等污染治理。燃煤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,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均低于国家标准排放限值。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。已投资65亿元,完善污水、垃圾、固废、危废等4个处置体系,对区域内的“三废”进行集中处理。建成煤矿至企业间输煤廊道41公里,建设密闭式筒仓46座,粉尘、灰尘得到有效治理,实现“用煤企业不见煤,产渣企业不见灰”。铝基、硅基等产业项目全部安装了脱硫、脱硝、除尘等环保设施,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,辖区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1%。实施绿化造林工程,加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。试行合同能源管理,积极推广实施碳排放交易。鼓励企业加大绿化造林力度,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容量,进一步改善准东发展环境。
设立变更
准营准办
生产经营
资质认证
投资立项
交通运输
科技创新
法务财务
咨询热线:400-168-6016
姓名
手机号